根据上师天华[2017]72号文,为总结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建设和改革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团队和个人,发挥教学成果奖在教学实践、改革、研究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并为申报上海市教学成果奖遴选推荐成果,根据《关于开展2017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上师天华[2017]28号),在各二级学院(部门)组织上报,科研处审核,校学术委员会评选基础上,经学校研究决定,《实践导向、应用为本、国际视野——高素质学前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5个项目为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立足“活力课堂”、借助“视频学习”、依托“大赛平台”的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实践》等5个项目为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应用心理学专业社会服务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等8个项目为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校对以上18项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希望全校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建设和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品牌。
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序号 | 主要完成人 | 成果名称 | 等级 |
1 | 滕薇、徐娟、龚春蕾、扶跃辉、张丽、韩苏曼、杨莹、岳远洋、沈晓燕 | 实践导向、应用为本、国际视野——高素质学前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特等奖 |
2 | 龚春蕾、聂晓晶、齐砚奎、邹荣庚、曹云林、祝亚平、刘天翔、胡雅楠、答英娟 | 立足“专通雅”,全程全覆盖,课内外联动的民办本科高校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 | 特等奖 |
3 | 李娟、王大根、朱花、徐子卿、包臻隽、周亮、范瑾、成煜、王慧荣、秦屹 |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 特等奖 |
4 | 叶才福、齐从谦、陈道炯、陈佳雯、许岳、许晓洁、钟季康、严益民、张洪兴、洪家娣 | 关键控点、多维监控、持续提升、基于网络的民办高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 | 特等奖 |
5 | 吴国兴、范君艳、樊江玲、 石玲、何燕、李忠唐、张洪兴 | 基于“有、懂、善、会”培养定位的民办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 特等奖 |
6 | 胡雅楠、杨悦 | 立足“活力课堂”、借助“视频学习”、依托“大赛平台”的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实践 | 一等奖 |
7 | 郑宁、孟林丽、汪沁、孙有望、韩聪颖、项芹、杜鑫可、祝爱珍 | 校企协同共建育人平台,培养基础管理型物流人才的实践探索 | 一等奖 |
8 | 陈再阳、黄毅、王春晓、翁晓玲、于美娟、祝亚平、张文庭、陈清云、吴为善 | 民族复兴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一等奖 |
9 | 胡声丹、时书剑、陈佳雯、朱怀中、何向武、李秀贤、王艺红、崔霞 | 变厌学为乐学,变传递知识为思维训练——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一等奖 |
10 | 沈晓燕、滕薇、徐娟、韩苏曼、扶跃辉、杨莹、朱可、杨荻、沈洁、高德翔 |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养成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一等奖 |
11 | 孙连荣、王茜、杨宇然、代维祝、黄璐、范冬梅、黄海娟 、陈翠翠、杜晓新 | 应用心理学专业社会服务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 二等奖 |
12 | 曹云林、刘天翔、齐砚奎、孙叶青、王晓亮 | 民办高校德育实践学分化管理机制创新 | 二等奖 |
13 | 程葆青、周凯波、郭家秀、蔡梅、苏燕 |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索 | 二等奖 |
14 | 朱花、王大根、应国虎、徐子卿、谢京茹、刘恋、肖晔、周亮 | 以项目为导向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15 | 胡珍 | 民办高校深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 二等奖 |
16 | 许晓洁 | 工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 二等奖 |
17 | 答英娟、龚春蕾、裔勇刚 、杨文芳陆乐、饶彦、陈强、王旭东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活力课堂——功夫扇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实践 | 二等奖 |
18 | 朱国权、孙敏凤 | 构架分布式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 二等奖 |